查看原文
其他

稀缺剧种军旅剧,正在等待重生 | “剧”献中国②

河豚影视档案 河豚影视档案 2022-01-09

作者/刀刀



编者按


据广电总局消息,截止目前,已拍完和正在创作中的庆祝建党100周年题材电视剧作品已有近百部,形成“百年百部”的创作生产格局。
可想而知,随着建党献礼季的来临,六七月份的荧屏将成为献礼剧的海洋。这些重点剧目把镜头对准历史和人民,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有些剧集聚焦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描摹百年党史的恢弘画卷;有些剧集关心国计民生,讲述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有的剧集则重在展现某一群体或某一行业对国家的突出贡献。
都是同题作文,不同的创作者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到底什么样的剧才能为建党献礼?伴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民爱国情绪的激发,献礼剧的爆发不仅是政策引导的结果,更是市场的需要。今后,再“商业”的题材,都要想法设法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时代旋律。
鉴于此,娱乐资本论推出了“剧”献中国系列报道。整个系列报道将围绕“中国家庭”“中国百姓”“中国英雄”和“中国军人”四大主体,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献礼剧的创作背景、独特文本性和生产方法论,希望从业者能从中获得启发。"

军旅剧正在成为濒危物种。

据广电总局电视剧备案公示,2020年全国备案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共13部,而2019年这个数字为25。此前几年,每年军旅剧的备案数量都稳定在十七八部。

可见,受主旋律风向的影响,军旅剧在2019年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但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70周年的节点相继过去,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待播的军旅剧已经所剩无几了。

《号手就位》2019年1月备案、《爱上特种兵》(原名《亲爱的戎装》)2019年2月备案、《特战荣耀》2019年3月备案……这几部存货播完之后,还有哪些军旅剧值得大众期待?


相比其他剧种,军旅剧的创制都更难。一方面,政策限制多,备案时需要军方协审全剧本;另一方面,创作人才稀缺,既懂军队又懂市场的编剧少有。在拍摄阶段,还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调配军事资源,而如今军队都忙着备战,很难迅速找到对接人。

“解放后尤其是当代,这一二十年的军旅剧特别难做。”一位拍过几十部军旅剧的资深制片人告诉娱乐资本论。当代军旅剧的创制难度与日俱增,类型和市场也在变化。新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军旅剧?



主题:军种丰富、类型多元,军旅剧缘何爆发?

从内容上来说,军旅剧最大的变化在于展现军种的丰富。

2019年的陆战之王,写的是坦克兵,今年的《号手就位》,写的则是火箭军。《号手就位》的制片人段燕告诉娱乐资本论,最早想拍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个军种此前无人涉足,“火箭军是中国的王牌和底牌,我们想拍一部新时代的军旅剧。”

和其他军种不同,火箭军的科技含量更高。《号手就位》开篇就是导弹发射的场景,展现的高科技尖端设备和军事武器都是观众在此前军旅剧中见不到的。男主角夏拙也被设置为世界冠军,记忆力超群。

军种的丰富,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奇观”。比如《号手就位》中模拟的神秘待机库,这是导弹发射前保存的地方,从A到G一共七级,靠灯光模拟白天和黑夜,进出靠刷脸。由于涉密,剧组无法进入,只能根据资料在青岛搭建实景拍摄。

除火箭军这类神秘军种之外,消防军等与百姓距离更近的军种也被搬上荧屏。比如任嘉伦、陈小纭主演的《蓝焰突击》,龚俊和张慧雯主演的《你好,火焰蓝》。这两部戏都瞄准消防官兵,故事更日常、更接近平民百姓。


《你好,火焰蓝》预告截图


在军种之外,军旅剧的另一个变化是类型的多元化。传统军旅剧大多故事情节高度集中在军营里,讲述主角的军旅生活。但近年来,“泛军事剧”逐渐兴起。这类剧具备军旅剧的部分特征(如有较多的大场面),主角也都经过军事训练,但本质是爱情戏或生活剧。

比如前段时间播出的《你是我的城池营垒》,故事主线虽然是男女主的爱情,但男主角邢克垒是特警精英,经常进行应急救援训练,剧中也有不少大场面和动作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原著中,男女主的职业其实是少校和军医,而非特警和医生。在备案时,该剧需要征求公安部意见,没有更改原著“特种兵和军医”设定的《爱上特种兵》则要征求军委政治工作部意见。

《爱上特种兵》的制片人王真峥告诉娱乐资本论,2016年,她就开始筹备这个项目,从众多IP中选择《军装下的绕指柔》,一是因为军旅题材是传统的强势题材,受众群稳定,二是因为这部戏主线是写爱情,和以往的军旅剧都不同。


《亲爱的戎装》后改名为《爱上特种兵》


从展现硬汉的铮铮傲骨,到描绘军人的情感生活,军旅剧的书写范围正在扩大。

最后,从气质风格上来讲,军旅剧近年来还有个重大变化是偶像化。《号手就位》主演是李易峰和陈星旭,《王牌部队》主演是黄景瑜和肖战,这和十多年前经典的许三多形象截然不同。

无论是军方还是创作者,都希望军旅剧能给年轻人树立榜样。段燕表示,《号手就位》的目标是“重塑当代青年偶像观”,以新表达呈现新时代部队的新现象,就像一个征兵广告。电视剧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主角们大学毕业后,如何走上参军道路。

总的来说,前两年确实是投拍军旅剧的好时机。一方面政策鼓励主旋律剧的生产,另一方面,爆款军旅剧稀缺,市场需求旺盛。《红海行动》等军事电影的成功,也给了剧集生产者投拍军旅剧的信心。

但当影视公司真正开始筹备军旅剧时,却会发现,前方有许多未知的困难在等着他们。

创作:过审难、拍摄难,军旅剧也有“儿女情长”

首先摆在眼前的,是过审艰难。

此前娱乐资本论就曾报道过,近年来军旅剧的审查越来越严。从2019年开始,军旅剧在报备阶段就需要提交全剧本,且需要征求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以及相关兵种或战区的意见。

有丰富军事知识储备的编剧并不好找。段燕告诉娱乐资本论,《号手就位》曾换过两拨编剧,最早一版大纲写出来后,军方的领导看过后并不满意,觉得不够专业。



没有多年的部队经历,很难了解军队生活的细节。“比如军人的着装,头发多长是有规定的,帽子一带前后还有头发露出来那肯定不行。还有窗帘的颜色,花窗帘绝对不行。”某军旅剧资深制片人说。在拍《爱上特种兵》这类爱情军旅剧时,就要特别注意,穿着军装是不能做拉手等亲密动作的,因为代表着国家形象。

比专业知识和军营细节更难拿捏的,是表达尺度。公安剧尚可允许官员里有黑恶势力“保护伞”,军队里绝对不能有。公安剧里可以有各种打击罪犯的枪战大场面,军旅剧则不允许写实战。此外,国际形势变化很快,涉外剧情也很难过审。

《号手就位》的剧本里就曾有一段实战剧情,写一个外国人劫持了一艘游轮,要释放生化武器。但最终这段戏还是被毙掉了,被换成了现在剧里三四集的演习。

对内不能表现坏人,对外不能表现敌人,这是军旅剧创作难的主要原因。

此外,军旅剧还不允许过多的广告植入。《号手就位》在成片审查阶段,就删掉了不少广告植入戏份。现在呈现出来的广告植入产品,大多都在学校或者食堂等非军营场景里。



总的来说,军旅剧顺利投拍的核心在于取得官方的支持。从前期剧本的把关,到拍摄现场的协调,没有军事资源,军旅剧寸步难行。《号手就位》中许多大场面,出镜的群演都是真实的军人。

怎么解决创作和拍摄上的难题呢?很难解决。首先是创作人才的缺乏。早年军队都有自己的电视制作中心,军队的文艺团体里也有很多编剧。但如今这些团体都解散了,创作人员流失。其次,军改后,部队变化较大,且大多忙于训练和备战,协调拍摄很困难。

《号手就位》在拍摄时就经常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某天早上十点要拍已退役的真实导弹车,但临时这辆车被征用了,或者使用有限制,不能开出去太远,那要怎么办?所以剧组只能制作了一辆模拟导弹车,以备不时之需。

或许希望还是得放在“泛军事剧”上。以情感或者生活为主线的军旅剧,对大场面和强情节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对内不能有坏人,对外不能有敌人”的限制对创作的影响相对较小。

以《爱上特种兵》为例。这部戏重在展现情感冲突和职业差异。“首先‘爱上特种兵’就已经很难了,特种兵随时要离开,情感的不确定性很强。”王真峥说。再者,特种兵和军医的职业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不同。



当然,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父母爱情》等只把军旅当作背景的纯生活剧相比,《爱上特种兵》中还是保留了部分强情节、快节奏的大场面。原著是军旅言情文,为了加入大场面,创作团队花了很多心思。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特种兵与平民百姓接触呢?《爱上特种兵》加入了部分军警联动的戏,即以警察作为桥梁,让特种兵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方面不违背职业规律,一方面又可以兼顾爱看强情节戏的传统军旅剧受众。

制作:自下而上推动不易,军旅剧前路何在?

从政策和市场环境上来看,军旅剧未来可期。

主旋律剧一直受到政策鼓励,尤其是特殊题材。《号手就位》能顺利拍摄和播出,火箭军的支持就功不可没,其官方微博“东风快递”三天两头发物料宣传。只要军队需要征兵,需要对外宣传,就永远有军旅剧的生存空间。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在大国情怀的加持之下,新时代的年轻人也乐见中国军队的强大。国内已经很久没出现大爆的军旅剧了,市场前景无限。

但展开来讲,虽然大的政策风向鼓励军旅剧,但在具体操作上,军旅剧的审查日益趋严又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限制让军旅剧创作者转而走向生活剧、情感剧的路子,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出路。

《爱上特种兵》的制片人王真峥认为,未来军旅剧在类型上可能会呈现出两种趋势:

一是专业上会越来越细化。写火箭军的、写潜艇的,各大军种相继被搬上荧屏,一方面展现了国家力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具体能展现到什么程度,需要看政策能开放到什么程度。另外,部队管理思想、战略方针和软硬件等系统的升级,也将被集中展现。


《号手就位》中的待机库


二是类型会渐渐往情感向发展。青年军官的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等都会被创作者关注,展现军民情、战友情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编剧们都希望从人性角度去挖掘。

从制作环境上来讲,这类政治属性较强的剧种,自上而下推动会更容易,但军改后,部队忙于改革和训练,大多无暇拍摄影视剧,很少主动牵头。因此今后军旅剧的拍摄,还是会以民营影视公司牵头、寻求军队支持为主。

目前市面上播出和待播的军旅剧,背后大多是民营影视公司主控。尤其是大型影视公司和平台,需要有多元化的主旋律剧集储备。比如万达影视投资了《号手就位》,爱奇艺投资了《王牌部队》和《爱上特种兵》。

需求端很旺盛,问题还是出在创作和制作人才的缺失上。拍军旅剧需要资源和经验的积累,但随着军队文艺系统的改革,创作人才青黄不接,如今在一线把关军旅剧的还是老前辈们,这确实让人忧虑。

“我只做这一部军旅剧。”段燕说。80后的她当过兵,怀着一腔热血买下了原著小说《毕业了,我们去当兵》,多方斡旋好不容易才获得火箭军的认可,终于让项目步入正轨。

“军旅剧就是活的征兵广告,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千万不能消亡。”某资深军旅剧制片人告诉娱乐资本论,一部军旅剧的热播,可以激起无数年轻人对军队的兴趣。相信在市场需求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有志于踏足军旅剧领域的创作者会越来越多。

15年前,年轻人看了《士兵突击》,开始向往军队生活。15年后的今天,新一批军旅剧能激发大众的热情吗?这取决于创作者何时能探索出一条书写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新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